《大学英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对象
各专业专升本考生
二、考试目的
公平、科学、规范、准确地测试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正确运用英语语法和词汇的能力、阅读英语文章的能力、初步的语言翻译能力,具备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良好基础。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笔试
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考试内容、要求
1.词汇
应掌握3000个左右的英语单词,正确熟练使用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搭配,并具备用构词法知识识别单词的能力。
2. 语法知识
掌握英语基本句型、动词主要时态的构成及用法、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的使用、语态(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各种从句的使用(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虚拟语气、强调和倒装句型等基本的语法知识,并注重在语篇层面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3. 阅读能力
考生应该能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理解书面英语,能以每分钟60词的速度阅读各种题材(包括社会生活、人物传记、科普、史地、政治、经济等)和体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的文字材料。阅读材料中超出全日制文理科教学大纲词汇表一至三级词汇表的生词量不超过3%。应试学生应能够: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有关细节;
3)根据上下文判断某些生词和短语的意义;
4)理解单词的意义和上下句的逻辑关系;
5)根据所读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
6)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翻译能力
翻译部分为英汉互译。主要考核考生对英语固定词组、句型、特殊句式、各种从句、虚拟语气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英译汉部分:测试考生将英语句子译成汉语的能力。
汉译英部分:句中的一部分已用英文给出,要求考生根据全句意思将汉语部分译成英语。
翻译必须符合目的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要求用词准确。
5. 写作能力
写作部分为命题作文。主要考核考生英文写作能力。写作要求突出英语应用能力,内容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又反映未来工作岗位对写作能力的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字数要求100个单词左右。
五、考试题型及分值
1. 词汇和语法 (30分)
1)选择题:单选题,每题提供4个选项供考生选择,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2)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5小题,每题1分,共5分。
要求学生根据句子,所给的两个不同形式单词中选择一个填空。
如:The young actress speaks and behaves ____________ on the stage. (natural,naturally).
2. 阅读理解 (30分)
提供3篇不同题材、300-400单词长度的阅读文章,每篇文章设5个小题,每个小题提供4个选项,要求学生选出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3. 翻译 (20分)
1)英译汉:将5个英文句子翻译成汉语,每题2分,共10分;
2)汉译英:5个句子,每个句子的一部分已用英文给出,要求考生根据全句意思将汉语部分译成英语。每题2分,共10分。
如:
__________(令我十分沮丧的事情)was that you were kept idle all the time.
He has informed me 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什么时候会讨论我的提议).
4.写作:命题作文(20分)
六、考试要求
本课程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教材、笔记本、作业本、参考资料、电子读物、电子器具和工具书等进入考场。
七、主要参考书
1.“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2(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394375
2. 近3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真题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对象
设备类专升本学生
二、命题指导原则、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命题的指导原则
命题的指导原则: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2.考试方法:笔试
3.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4.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考核知识范围及要求
1.绪论
机械及其组成,本课程内容、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机械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及一般设计过程。
重点:机械的组成,机械、机构、构件和零件的概念。
2.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基础
1)明确构件、运动副、约束、自由度及运动链等重要概念。
2)熟练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3)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应注意事项,并判断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重点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 平面连杆机构
1)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演化方法。
2)掌握有关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
3)了解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重点:压力角、传动角、极位夹角、死点位置的概念;了解死点位置在机械中的应用;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扩展对连杆机构的认识。
4. 凸轮机构
1)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及特点和应用。
2)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及其选择。
重点:图解法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压力角、基圆半径对凸轮机构受力及尺寸的影响,滚子半径与理论廓线最小曲率半径的关系。
5. 齿轮机构与轮系
1)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2)了解渐开线的形成过程、性质及方程,掌握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3)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方法,及啮合传动。
4)了解斜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形成原理,基本参数,正确啮合条件。
5)掌握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6)熟练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
7)了解轮系的应用和分类。
8)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重点:熟练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其尺寸计算;斜齿圆柱齿轮端面与法面参数的关系;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方法;直齿圆柱的强度计算;掌握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强度计算。
6.其他常用机构
1)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间歇运动机构等常见机构的组成、特点和工作原理。
2)了解螺纹的类型和主要参数。了解螺旋传动的类型及应用。
3)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合理选择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掌握蜗杆传动的转向判断。
重点:常见间歇运动机构的组成、特点;蜗杆传动的转向判断。
7.连接
1)掌握理解螺纹联接的类型,特点、预紧和防松。
2)了解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3)了解键联接的类型、特点、应用及工作原理,掌握平键连接的选型及应用。
4)了解销联接的类型、特点。
5)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特点。
重点:螺纹连接的基本知识(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结构特点及其应用,螺纹连接的预紧与防松);熟练掌握螺纹连接的结构设计、受力分析、失效形式、设计准则;熟练掌握平键连接的选型及校核计算。
8.带传动
1)掌握V带的类型。
2)掌握带传动中各力的关系及应力分布规律。
3)掌握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
4)了解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5)了解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重点:带传动的受力分析、速度分析和应力分析、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基本理论及联系;带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及其参数选择的原则;掌握带传动的张紧方式。
9. 轴
1)了解轴的功用、类型、特点及应用。
2)掌握轴的结构设计。
重点:轴的结构设计的基本要领;轴的强度计算。
10. 轴承
1)了解各类型轴承的特点、代号,能正确选择轴承类型。
2)掌握滚动轴承装置设计方法,正确设计滚动轴承轴系部件的结构。
重点:滚动轴承代号,掌握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和代号;掌握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五、试题结构
1)试卷内容比例:试卷内容将覆盖全部10章。其中:第1、2、3、4、5、6等六章所占比例为50-70%,其余4章所占比例为30-50%。
2)试卷难易比例:易、中、难分别为30%、50%和 20%。
3)试卷题型:选择题、填空题(或者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轴系的结构改错题。
六、考试要求
本课程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相关参考资料、电子读物和电子器具等进入考场。
七、主要参考书
1)《机械设计基础》,柴鹏飞、赵大民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01.14
2)《机械设计基础》,胡家秀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03.03
3)《机械原理》(第八版),孙恒、陈作模、葛文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4
4)《机械设计》(第十版),濮良贵、陈国定、吴立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07
《机械制图》考试大纲
一、考试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学生。
二、考试目的
《机械制图》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它是培养学生看图、制图的一门主干方法课程。《机械制图》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基本应用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具备进一步学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后续课程的能力和基础。
三、命题的指导原则、考试方法及考试时间
1.命题的指导原则
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科目要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份量适中,范围广,易、中、难分别为40%、40%、20%。
2. 考试方法:笔试
3. 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4. 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点线面的投影;
2. 掌握截交相贯线的求法;
3. 熟练掌握组合体的画法及其尺寸标注;
4. 掌握由三视图绘制正等轴测图的方法与步骤;
5. 掌握零件常用表达方法;
6. 掌握标准件的规定画法及其连接画法;
7. 会画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及其尺寸标注;
五、考核知识范围及考核要求
1. 点线面的投影
a. 熟练掌握点的投影规律;
b. 掌握掌握直线、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以及直线与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2. 截交相贯
a. 了解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的投影及其表面找点;
b. 熟练掌握以上基本立体被平面切割的截交线的求法;
c. 熟练掌握用表面取点法求圆柱与其它曲面立体正交的相贯线。
3. 组合体的画法及其尺寸标注
a. 掌握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b. 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 轴测图
a. 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概念,了解轴测图在工程中的作用和应用场合;
b.掌握由三视图绘制正等轴测图的方法与步骤。
5. 掌握零件常用表达方法
a. 了解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及其作图方法;
b. 了解剖视图、断面图的概率;
c. 熟练掌握单一剖及其作图方法。
6. 标准件的规定画法及其连接画法
a. 熟练掌握螺纹及其紧固件、键连接的作图方法;
b. 掌握圆柱齿轮啮合的画法;
c. 了解其他标准件的画法。
7. 零件图和装配图及其尺寸标注
a. 了解零件图及其装配图的内容;
b .掌握简单零件图的看图和分析方法;
c. 掌握零件图的尺寸标准方法;
d. 能看懂简单装配图,分析装配体的功能。
六、试题类型
填空题、选择题、尺寸标注题、作图题(包括点线面作图、三视图、截交相贯线、剖视图、断面图、正等轴测图)等。
七、成绩评定方式及比例
统一阅卷,考试成绩占比100%。
八、主要参考资料
(一)教材:杨裕根,《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二)主要参考书:
1.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习题集》,杨裕根,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2.《机械制图》,刘小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
原网址:http://jwc.hncu.edu.cn/info/1142/3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