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专业基础课(共 100 分,120 分钟)

1、经络腧穴学(50 分)
2、刺法灸法学(50 分)
一、课程类别:针灸推拿学专业专升本课程
二、编写说明:
1、本考核大纲参考沈雪勇的教材《经络腧穴学》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针灸推拿学专业专升本考试。
三、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
绪论
1、识记:(1)历代医家的著作以及学术贡献。
2、理解:(1)经络腧穴学的起源;(2)经络腧穴学的理论形成;(3)经络腧穴学的学术发展。
第一章 经络概述
1、识记:
(1)经络、经络学说的概念;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
(4)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
(5)十二经脉的衔接;
(6) 奇经八脉的分布与作用;
(7)十二经别的概念、分布与作用;
(8)十五络脉的概念、分布与作用;
(9)十二经筋的概念、分布与作用;
(10)十二皮部的概念、分布与作用;
(11)经络的作用。
2、理解:(1)十二经脉的名称和含义;(2)十二经脉的分布。
3、运用:(1)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概述
1、识记:
(1)腧穴的概念;(2)十四经穴的概念;(3)经外奇穴的概念;
(4)阿是穴的概念;(5)各类特定穴的概念。
2、理解:(1)腧穴的分类和命名;(2)各类特定穴的分布规律;(3)各类特定穴的作用;(4)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
3、运用:(1)腧穴的作用;(2)腧穴的主治规律。
第三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1、识记:(1)手太阴肺经的循行分布;(2)手太阴肺经的经脉病候;(3) 手太阴肺经腧穴的定位、特定穴类别。
2、理解:(1)手太阴络脉的循行与主治;(2)手太阴经别的循行;(3) 手太阴经筋的循行与病症。
3、运用:(1)手太阴肺经腧穴的主治病症;(2)手太阴肺经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四章 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1、识记:
(1)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分布;(2)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病候;(3)手阳明大肠经腧穴的定位、特定穴类别。
2、理解:(1)手阳明络脉的循行与主治;(2)手阳明经别的循行;(3) 手阳明经筋的循行与病症。
3、运用:(1)手阳明大肠经腧穴的主治病症;(2)手阳明大肠经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五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1、识记:(1)足阳明胃经的循行分布;(2)足阳明胃经的经脉病候;(3) 足阳明胃经腧穴的定位、特定穴类别。
2、理解:(1)足阳明络脉的循行与主治;(2)足阳明经别的循行;(3) 足阳明经筋的循行与病症。
3、运用:(1)足阳明胃经腧穴的主治病症;(2)足阳明胃经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六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1、识记:(1)足太阴脾经的循行分布;(2)足太阴脾经的经脉病候;(3) 足太阴脾经腧穴的定位、特定穴类别。
2、理解:
(1)足太阴络脉的循行与主治;(2)足太阴经别的循行;(3)足太阴经筋的循行与病症。
3、运用:(1)足太阴脾经腧穴的主治病症;(2)足太阴脾经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七章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1、识记:(1)手少阴心经的循行分布;(2)手少阴心经的经脉病候;(3) 手少阴心经腧穴的定位、特定穴类别。
2、理解:(1)手少阴络脉的循行与主治;(2)手少阴经别的循行;(3) 手少阴经筋的循行与病症。
3、运用:(1)手少阴心经腧穴的主治病症;(2)手少阴心经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八章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1、识记:(1)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分布;(2)手太阳小肠经的经脉病候;
(3)手太阳小肠经腧穴的定位、特定穴类别。
2、理解:(1)手太阳络脉的循行与主治;(2)手太阳经别的循行;(3) 手太阳经筋的循行与病症。
3、运用:(1)手太阳小肠经腧穴的主治病症;(2)手太阳小肠经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九章 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1、识记:
(1)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分布;
(2)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病候;
(3)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的定位、特定穴类别。
2、理解:(1)足太阳络脉的循行与主治;(2)足太阳经别的循行;(3) 足太阳经筋的循行与病症。
3、运用:(1)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的主治病症;(2)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十章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1、识记:(1)足少阴肾经的循行分布;(2)足少阴肾经的经脉病候;(3) 足少阴肾经腧穴的定位、特定穴类别。
2、理解:(1)足少阴络脉的循行与主治;(2)足少阴经别的循行;(3)足少阴经筋的循行与病症。
3、运用:(1)足少阴肾经腧穴的主治病症;(2)足少阴肾经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十一章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1、识记:(1)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分布;(2)手厥阴心包经的经脉病候;(3)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的定位、特定穴类别。
2、理解:(1)手厥阴络脉的循行与主治;(2)手厥阴经别的循行;(3) 手厥阴经筋的循行与病症。
3、运用:(1)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的主治病症;(2)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十二章 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1、识记:(1)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分布;(2)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病候;(3)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的定位、特定穴类别。
2、理解:(1)手少阳络脉的循行与主治;(2)手少阳经别的循行;(3) 手少阳经筋的循行与病症。
3、运用:(1)手少阳三焦经腧穴的主治病症;(2)手少阳三焦经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十三章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1、识记:(1)足少阳胆经的循行分布;(2)足少阳胆经的经脉病候;(3) 足少阳胆经腧穴的定位、特定穴类别。
2、理解:(1)足少阳络脉的循行与主治;(2)足少阳经别的循行;(3) 足少阳经筋的循行与病症。
3、运用:(1)足少阳胆经腧穴的主治病症;(2)足少阳胆经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十四章 足厥阴肝经络与腧穴
1、识记:(1)足厥阴肝经的循行分布;(2)足厥阴肝经的经脉病候;(3) 足厥阴肝经腧穴的定位、特定穴类别。
2、理解:(1)足厥阴络脉的循行与主治;(2)足厥阴经别的循行;(3)足厥阴经筋的循行与病症。
3、运用:(1)足厥阴肝经腧穴的主治病症;(2)足厥阴肝经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十五章 奇经八脉
1、识记:(1)督脉、任脉的循行分布;(2)督脉、任脉的功能;(3)督脉、任脉腧穴的定位、特定穴类别。
2、理解:
(1)督脉、任脉的主要病候;
(2)冲脉、带脉、阳蹻脉与阴蹻脉、阳维脉与阴维脉的循行分布;
(3)冲脉、带脉、阳蹻脉与阴蹻脉、阳维脉与阴维脉的功能与病侯。
3、运用:(1)督脉、任脉腧穴的主治病症;(2)督脉、任脉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第十六章 奇穴
1、识记:(1)奇穴的定位。
2、理解:(1)奇穴的主治病症。
3、运用:(1)奇穴的刺灸操作要领。
四、课程考核实施要求
1、考核方式
本考核大纲为针灸推拿学专业专升本学生所用,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2、考试命题
(1) 本考核大纲命题内容覆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
(2) 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的占 25%,理解约占 35%, 运用约占 40%。
(3) 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 25%,中等占 50%,较难占25%。
(4) 本课程考试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三种形式。
3、课程考核成绩评定:考试卷面成绩共 50 分。
五、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2、参考书目
[1] 刘清国,胡玲.《经络腧穴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刺法灸法学》课程考核大纲
一、课程类别:针灸推拿学专业专升本课程
二、编写说明
1、本考核大纲参考王富春的教材《刺法灸法学》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针灸推拿学专业专升本考试。
三、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
第一章 概论
1、识记:(1)刺法灸法学的概念。
2、理解:
(1)刺法灸法学的特点;
(2)刺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3) 灸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4)刺法灸法的分类;
(5)拔罐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6)刺法灸法的宜忌。
第二章 毫针刺法
1、识记:
(1)患者的体位;
(2)刺手;
(3)押手;
(4)各种持针法的概念;
(5)提插法、捻转法的概念;
(6)各种辅助手法的概念;
(7)静留针法、动留针法的概念;
(6)得气、气至病所的概念;
(7)候气法、催气法、守气法的概念;
(8)透穴刺法、傍针刺法、齐刺法、扬刺法、围刺法的概念;
(9) 运动针法的概念;
(10)提插法、捻转法的概念;
(11)针刺补泻、补法、泻法的概念;
(12)静留针法、动留针法的概念。
2、理解:
(1)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2)揣穴定位;
(3)消毒;
(4)针具的选择。
(5)持针法;
(6)押手、刺手;
(7)进针法;
(8)针刺角度、方向与深度;
(9)行针手法;
(10)留针法;
(11)出针法;
(12)针刺得气;
(13)治神与守神;
(14)针刺补泻的原则、依据;
(15)针刺补泻手法;
(16) 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
(17)透穴刺法;
(18)局部多针刺法;
(19)运动针法;
(20)分部腧穴刺法。
3、运用:(1)各种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与处理。
第三章 灸法
1、识记:
(1)灸法的概念;(2)化脓灸、间接灸、艾条灸、温和灸、灯火灸的概念;
(3)灯火灸、温和灸的概念;(4)灸感、灸量的概念。
2、理解:
(1)灸法的特点;
(2)施灸材料;
(3)灸法分类和操作方法;
(4) 灸感、灸量与补泻。
3、运用:(1)灸法作用与临床应用。
第四章 拔罐法
1、识记:(1)拔罐法、火罐法的概念;(2)刮痧法的概念。
2、理解:
(1)拔罐法基础知识;
(2)罐具种类;
(3)罐的吸拔方法;
(4) 拔罐法的操作方法;
(5)刮痧法基础知识;
(6)刮痧法的操作方法。
3、运用:(1)拔罐法的作用与临床应用;(2)刮痧法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第五章 特种针具刺法
1、识记:
(1)三棱针法的概念;
(2)皮肤针法的概念;
(3)皮内针法的概念;
(4)火针法的概念;
(5)三棱针法的操作方法;
(6)、皮内针法的操作方法;
(7)皮肤针法的操作方法;
(8)火针法的操作方法。
2、理解:(1)三棱针法的概述和针具;(2)皮肤针法的概述和针具;(3) 皮内针法的概述和针具;(4)火针法的概述和针具。
3、运用:(1)三棱针法的临床应用;(2)皮肤针法的临床应用;(3)皮内针法的临床应用;(4)火针法的临床应用。
第六章 特定部位刺法
1、识记:
(1)耳针法的概念;
(2)耳针法刺激部位;
(3)头针法的概念;
(4) 头针法刺激部位。
2、理解:(1)耳针法的操作方法;(2)三耳针法的作用原理;(3)头针法的操作方法;(4)头针法的作用原理。
3、运用:(1)耳针法的临床应用;(2)头针法的临床应用。
第七章 腧穴特种疗法
1、识记:(1)电针法的概念;(2)红外光针法的概念;(3)腧穴敷贴法的概念;(4)穴位注射法的概念。
2、理解:(1)电针法的操作方法;(2)红外光针法的操作方法;(3)腧穴敷贴法的操作方法;(4)穴位注射法的操作方法。
3、运用:(1)电针法的临床应用;(2)红外光针法的临床应用;(3)腧穴敷贴法的临床应用;(4)穴位注射法的临床应用。
四、课程考核实施要求
1、考核方式
本考核大纲为针灸推拿学专业专升本学生所用,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2、考试命题
(1) 本考核大纲命题内容覆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
(2) 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的占 25%,理解约占 35%, 运用约占 40%。
(3) 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 25%,中等占 50 %,较难占25%。
(4) 本课程考试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三种形式。
3、课程考核成绩评定
考试卷面成绩共 50 分。
五、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
王富春,马铁明.《刺法灸法学》(第十版)[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2、参考书目
[1] 东贵荣主编.《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022年吉首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下载:
2022年吉首大学专升本《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考试大纲